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景谷县位于普洱市西北部,总面积7520.4km2,山区面积占总面积95.5%。全县共有6镇4乡,137个村(居)民委员会、1955个村(居)民小组,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
30.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25万人。截至2015年底,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处数1923处,受益人数24.75万人(供水到户),农村集中供水人口比例为100%。由于受当地村民居住分散,工程数量多,工程规模小、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已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工程标准偏低,水质处理设施不配套,水质达标率偏低等问题。
(1)工程建设标准偏低
受景谷县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限制,项目区群众居住分散,无法形成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从已建工程日供水规模统计,工程平均供水人数88~148(人),日供水规模主要集中在10m3/d~20m3/d,基本上一村一件工程,且大部分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十分落后,建设材料存在二次运输,建设成本偏大,难以按人均投资标准完成工程建设,造成工程建设标准降低。
表1 已建供水工程日供水规模统计表

(2)水质达标率低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景谷县新建供水工程1240件,受益人口17.94万人,总投资9531.36万元(人均投资507~559元),其中:中央资金占项目建设资金的80%,市级配套资金10%,县级配套10%。由于景谷县财政薄弱,资金配套困难(工程完建存在一定资金缺口),中央及省市级资金只完成管网工程、水池工程等建设内容,仅修建一个简单的消毒池作为水质处理设施,未形成完整的水质处理工艺。2016年水质达标率约30%左右,主要存在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超标情况。
表2 景谷县“十一、二五”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情况表

(3)水源水质恶化
随着景谷县近几年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种植桉树、橡胶等经济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源污染严重,给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隐患。
(4)管护机制不健全
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撑,工程数量多,管护主体责任未落实,水价收费不到位,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以维持工程的良性运行,已建工程在管网损毁和管网漏损率大的情况突出。
2巩固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2.1巩固提升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水量、水质保障和长效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015年底,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实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目标任务,以健全机制、强化管护为保障,充分发挥已建工程效益,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
2016年,景谷县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十三五”规划报告》和《景谷县“十三五”农村饮水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针对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工程规模,分类施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巩固提升规划和实施:
(1)改造水质处理设施;1)为降低汛期水源的浑浊度,在取水口增设沉砂池;2)利用一体净水器造价低、占地少及操作简单的特点,采用一体化净水器---消毒---清水池的净水工艺流程进行水质处理。
(2)按工程规模划定水源地保护;对日供水规模≥20m3/d的供水工程,在改造水质处理设施外,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对日供水规模≥200m3/d的供水工程,在改造水质处理设施外,对水源地进行工程措施保护。
(3)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结合景谷县2017底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2017年,景谷县完成了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投资3522.93万元,其中贫困村投资2535.39万元,受益人口10.13万人,占工程总投资的82%,解决了贫困村及建档立卡户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当地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探索工程管理体制改革;1)确权发证;2)合理确定水价;3)由受益村、组成立用水户协会,选举产生会长等管理人员,由用水户协会推选管理员,专门负责项目的维修,同时合理的收取水费,所收费用专人保管,收取的费用只用于购买维护材料及支付管理员的工资。
2.2巩固提升的建议
农村饮用水水质一直是农村供水的薄弱环节,一是农村多年的饮水习惯造成当地村民卫生饮水意识不强,社会关注程度不高;二是管理不规范,小型供水工程一般由当地村民兼职管理,没经过技术培训,加药的剂量和次数不稳定,水质结果也是不得而知。为持续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建议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水质检测;1)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有关要求,加强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进行检验和监测;2)加强消毒环节的技术培训,根据不同供水规模和水质,合理确定消毒的频次和剂量,确保农村用户供水卫生安全。
(2)创新管护机制;1)合理制定水价,逐步把水价调整到全成本水价,使工程实现良性运行;2)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管护工作开展较好的用水户协会,县级应给予一定奖励,并开展必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3结语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受景谷县当地社会、经济的制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及分布广的局面客观存在。在 “十三五”巩固提升规划中,景谷县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水源水质特点,合理选用水质处理工艺,完善了水质处理设施,从净水工艺上解决了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低的突出问题。因2017年巩固提升工程完工时间不长,水质处理的效果、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反馈和改进,力争在后续的建设运行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周春强(1970年5月17日),男,傣族,大学专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通讯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666400,传真
E-Mail: wyzswzzcq@126.com 手机号码:13085314810
李海斌(1972年9月10日),男,哈尼族,大学专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施工与设计。
通讯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振兴大道109号
邮编:665000 ,传真: 0879-2183166
E-Mail: 542860179@qq.com 手机号码:135779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