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昆明水利事业创新发展鼓与呼------记老局长曾光宇

  • 日期:2013-01-09
  • 作者:晏巾杰
  • 来源:昆明市水利学会

2012年4月上旬,已退休67岁的曾光宇的手机上收到这样一个短信:“昆明将启用4处地下水应急水源,计划开凿34口水井,每天取水5万余立方米,保障城市供水。”他倍感欣慰,但心情依然沉重。作为原昆明市水利局局长、高级工程师的曾光宇,从1964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学习开始至今,47年来一直投身水利事业。“昆明抗旱是一个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并非朝夕!”

    曾光宇,1945年12月出生在昆明,高级工程师。1964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学习,1970年3月毕业留校。1970年至1983年,在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后改设计院)从事勘测设计工作。1983年至1996年,任昆明市水利局副局长,分管业务技术。1996年至2001年,任昆明市水利局局长兼党组书记, 在任期间,全市水利设施供水效益显著,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有成效,建设了一批骨干水利水电工程:滇池水域分隔及西园隧洞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城市供水的应急工程“2258”引水工程建成发挥效益,建成南盘江干流柴石滩大型水库及坝后电站,外流域调水济昆的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动工兴建。

2001年至2005年,任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分管输水线路南段50km(隧洞47km)、昆明市第七水厂及配水管网94km的建设任务。第七水厂评为2005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991年参与“滇池保护开发及综合利用专题论证”,获中国科协优秀建议二等奖。1997年负责“昆明滇池流域地表水资源及开发利用”项目,获中国科协优秀建议二等奖。论文《昆明城市缺水情况及对策》刊登于云南水利水电1994年第二期、《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特点及新技术应用》论文,获云南省水利学会2009年度优秀论文壹等奖。

 追溯昆明百年抗旱历史:水资源缺乏

对于如何给昆明干旱“解渴”,曾光宇对昆明水利旱灾纪实中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1901年--2011年111年的降雨资料。昆明连续3年干旱发生了四次,其中1950年以来连续3年的干旱有三次,第一次是1958年、1959年、1960年连续三年干旱,年平均降雨量在600-800毫米;在1987年、1988年、1989年三年连续干旱的时候,曾光宇亲自经历了,在1990年5月,松华坝水库基本接近死库容了;而最近的这次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年平均降雨量在500-80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昆明、临沧和曲靖南部年偏少200~400毫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旱季和雨季分明是造成昆明干旱的直接原因。从各种数据来看,干旱是影响昆明最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40%,其中连续2-3年干旱的危害和影响最大!

昆明人均水资源量约1000立方米,其中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是水资源紧缺的城市。建国60年来,昆明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云龙水库、松华坝水库、柴石滩水库就是昆明的大型水库,各种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总控制水量26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占1/3。

对此曾光宇一直以来都是忧心重重,昆明部分边远地区,比如像石林不少山区,每到旱季,由于喀斯特地貌,水库难于蓄水,水源干涸,百姓生活用水出现困难,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

 “长期持久战”应对昆明干旱

曾光宇坦言:“根据昆明的水资源、气候、地质等客观状况,昆明人应该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坚持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政府要加快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还要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多种旱地作物,发展节水型农业,提倡低压管道灌溉,减少输水损失。”

另外,曾光宇特别强调, 除了向缺水村庄特别是农村学校送水,应该着力解决山区半山区老百姓用水难问题,在昆明山区多修小水池、小水窖、小机井等5小水利工程,并应增加对农户修建五小水利的补助费用,特别是多修小水窖,收集利用雨水,是长期有效的抗旱方法。而对于昆明市区的规划建设应该考虑有效利用雨水,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建立节水型社会。对现有水源要进行科学调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配,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人畜饮水安全,其次是农业用水。如果连续超过3年以上干旱,就要考虑抽提滇池水,深度处理后供城市用水。要不断强化抗旱能力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昆明城乡供水安全问题。

 水资源水环境决定昆明生态城市建设

2009年,昆明提出建立“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昆明市以“一湖两江”(滇池、长江、珠江)为中心,将主城规划控制区620平方公里,呈贡新城规划控制区160平方公里,出入滇池36条河道,以及9个县(市)区城区规划区范围,连同流经9个县(市)区城区的河流及河流两侧各200米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所有湖泊及水库等划为“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全面开展“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工作。曾光宇表示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昆明的水资源水环境是建设高原湖滨生态城市最最关键的元素,对此,在2008年昆明市水利学会组织了“昆明生态城市建设与水资源水环境论坛”,来自国内和省市的水利专家进行了研讨,其主编的《昆明生态城市建设与水资源水环境论坛论文集》,反映了研讨成果。

    对于在昆明居住了60年,曾光宇对昆明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昆明他热情寄语:“走过千山万水, 昆明是我最爱,这里山川秀美,鲜花常开,民风纯朴。衷心祝愿昆明: 明天更美好,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