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有幸参加昆明市水务局组团的澳大利亚培训考察活动,对澳大利亚的水资源管理、水权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习考察。
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760万km2,仅少中国200万km2,人口却少中国13亿多,水资源总量力3430亿m3,矿产、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可说是地大物博。然而,国土面积的2/3地区是沙漠和石漠化地区,生态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降水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山脉、台地和谷地相接的狭长地带,降雨集中在冬春之间,5月至12月间降水占全年总量的2/3。境内的6条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也分布于降水集中地带。澳中部的盆地富含地下水,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源地。2千多万人口生活在这样的家园,可谓上天的恩赐!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属于州政府所有,管理权限主要在地方。传统的水权是附着在土地上一并属于私有的。19世纪末发生在人口主要聚居区域的干旱和引水冲突促成了澳历史上第一个分水协议的签署。在1901年成立的联邦政府的协调下,墨累河流域的维多利亚州、南澳、新南威尔士达成了分享水资源的协议,河水连同取水的权利从州到城镇到灌区到农户,被一层层分配。1917年开始运转到墨累流域委员会(RMC)保证了分水协议的执行,水资源支撑了流域内经济社会60年的大发展,使这一地区成为澳大利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水资源的粗放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爆发,灌溉引起的盐碱化和内涝问题非常严重。90年代初,由于用水增长导致河道水量减少,墨累河滋生的大量蓝藻,造成震动全国的水质危机。这一切,促使政府对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并启动了以控制水的需求为主的水改革。水权改革,建立完善的水价体系,全社会参与节水等措施的实施,水资源得以可持续的支撑和发展。
墨尔本郊区Lilly小镇Yarra Valley Waterr(亚拉山谷)的仅有员工5人乡村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000方/天,是一个国家控股的合资厂,主要通过管道收集附近农庄和牧场的污水,运转费用通过收取饮用水费中的污水处理费用维持(每个家庭大约每年600奥元);该地区年降雨量780mm,该厂处理流程:第一道脱磷,最后一道采用紫外线杀菌,处理标准与国内不一,技术相近,流程不同而已,处理后直排到Yarra河中或湿地,不再进行中水利用。
昆士兰洲东部水务管理局。目前,昆士兰洲水务管理部门由2008年前的22个减为6个,全洲有2个水坝、46个污水处理厂,为全洲400万人提供饮用水,其中有300万人主要集中在东部区域;有3个深度污水厂(23.3万立方/天)和1个海水淡化厂(12万立方/天)作为该洲的后备应急水源;东部地区日供水量达80-100万立方;为应对近年来的干旱和洪涝,计划建立新的供水网络,将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地区进行联接贯通,以确保2023年前供水安全。
窗景
教堂
鹦鹉
城市
海景一
海景二
海景三
夜景一
夜景二
夜景三
十二门徒
十二门徒
十二门徒
十二门徒
海景四
紫林达
海边
花
日落
蓝山
花
悉尼
花
袋鼠